繼上一篇 "包包便利貼" 之後 (商業創作07),我又接了同一家紙品公司的設計委託,這次要我設計的紙品是桌曆,對方對這個桌曆設計案的要求是「不占空間、方便擺在辦公桌上、能當成工商贈品、造型要獨特」。
以上的四點要求,前三點其實都不難,只要產品的尺寸得宜、而且保留了可印刷公司資料的空間就可以了,但對於「造型要獨特」這要求,在桌曆商品高度成熟化、各家商品爭奇鬥艷下,設計者能突破的空間真的有限了!所以我思考許久,始終都沒有想出讓自己滿意的點子,這個問題就這樣卡著了。直到某天我在家裡的客廳,腦袋放空的看著掛在客廳牆上的一幅複製版畫、一幅由劉其偉教授創作的財神爺,看著看著,忽然靈機一閃,讓這個問題出現了意外的轉機!
圖為劉其偉教授的財神爺,當時我望著財神樸拙方正的形體,感覺祂其實就像個桌曆了:那四方造型的紅袍身軀就像是桌曆的頁面、鬍子下的陰影落在紅袍上,產了了前後交疊的立體聯想、而頭部的輪廓則恰好又增添了造型的獨特性!原來所有的問題,財神老爺都已為我解答了。
後來我從摺紙的角度出發,為桌曆的立板設計了一種摺法,讓這個立板在印刷、軋型後,不用再經過上膠或裝訂的流程,只要用手就可組合而成。立板的造型可依商品主題任意變化、紙張一體成形、成形後不鬆脫、也不使用塑料、符合環保意識。這樣的摺紙法除了桌曆以外,也可縮小做成造型便利貼、如果結合商品造型,那又是個有宣傳功能的桌上小立牌了;後來紙品公司順利為這項摺紙架構申請專利,並且趕在年節前又自行開發了財神爺桌上便條紙。
一個設計委託案,讓源自財神的靈感衍伸出另一個財神作品,何其有趣的機緣,也為這次的設計案畫下了吉慶的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