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到訪隱峇里時,我對現場的光影婆娑與濃濃的南洋風情驚艷不已,沒想到應老闆的邀約再次造訪時,隱峇里又以迷霧森林般的潑墨情境讓我沉醉其中......
會有這樣的驚嘆是因為出發的當日是個陰雨連綿、濕氣頗重的天氣,驅車進入復興鄉的山區彎道後,因為厚重的霧氣沉降在路樹間而影響了能見度,所以我沿途都是在霧燈照明下緩速前進的,心情並不輕鬆。
等我終於抵達休園的現場後,不知是雨勢已過還是因為地勢已高於雲層,所以現場的視野不但不像沿路那般灰濛,反而是一種豁然開朗的境界。放眼望去,只見山嵐在周遭的群山間隨著微風緩慢的飄渺移動,把山巒捉弄得忽隱忽現的,彷彿一幅正在進行中的潑墨山水展演。
這時老闆已知我到了,但因為稍早他在園內的坡地挖竹筍,一身的泥濘,所以在簡短的寒暄後他就先去整裝了,讓我很難得的在無人打擾的情形下貪婪的拍攝現場瞬息萬變的水墨情境;可惜我用的只是一台30倍變焦的類單眼小機身,圖的是紀錄方便而已,畫質的表現並不理想,尤其在這種低彩度的場合下,更無法傳達現場的情境於萬一了,扼腕啊 ~
此行會專程過來與老闆會晤,是因為上次在電話中與老闆聊天時我提出了兩個意見:一是店家名稱與現場情境的差異、二是現場沒有應景的南洋餐點,並表示我也許能在這兩個問題上提供協助,所以大家相約利用今天的休園日見面詳談。
老闆姓蕭,是一位熱愛爬山、體格健朗的退休警官,退休後邀了幾位好友集資頂下了位於此處的民宿,並由蕭老闆負責營運,一來可寄情山野,二來也有個工作的寄託;蕭老闆不只健朗、更是健談,整裝完畢、茶具備齊後,就滔滔不絕的把他開店以來所遇到的各種狀況與客人反應的各種意見都如數家珍的娓娓道來,我一時間講不上話,於是專心地作個聽眾;等現場的天色漸趨昏暗了,蕭老闆才驚覺時間過得好快,但因為我們還沒有討論到今日見面要談的主題,所以又邀我留下吃個便餐,而我在聽了他所說的各種問題後,心理大概也理出個方向了,所以也樂於留下,在晚間提出我的意見 ~ (後續)
註:照片拍攝於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