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舊砂壺,多年使用下來,原本的竹製提梁已經脆裂了,我就拿比較粗的園藝鐵絲來替代,將就著還能用;結果一次的不小心,我又把壺蓋給摔了!這一摔,壺蓋就只剩中間那一小圈還完整,其餘的部分則都碎裂了,實在是夠粗心的!
當初會買這把壺,是欣賞它那原始的陶土味與未經上釉、脂粉不施的自然外貌,簡單又耐看;所以這次即使摔破了壺蓋,但我仍然捨不得拋棄它,一直在想該如何為它配回一個壺蓋?為此我走訪了一趟鶯歌,這才發現要單獨訂製一個壺蓋可不簡單;一來是年代不同,目前已經少有這種風格的製品了、再者是店家都認為花錢訂製不划算,所以幾乎都在慫恿我買個新壺!一路下來,完全是一趟雞同鴨講之旅,無解了~ 看來改天要花錢研習一下陶藝,自己燒一個了。
既然短時間沒辦法配到壺蓋,所以我心生玩念,想到了一個另類的方法:用石頭來磨出一個壺蓋吧!會想到用石頭的材質是因為先前為了玩酒瓶 DIY,所以買了一些工業鑽石的的鋸片與磨棒,據店家說這些工具也是可以用在石材加工的,所以我就藉這個機會來試試看了。
我先用鋸片把僅存的茶壺蓋慢慢的切出一個圓形、再挑了一個大小與厚度都適中的石塊,換上鑽石磨棒,就開始在石塊上磨起來了!這過程說不出甚麼學問,憑的只是對物品的愛惜、與一股愚公移山的傻勁罷了;還好我用的石頭質地密度並不高,磨棒又還新,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觀察出進度的進展;只花了一天的時間,這石頭壺蓋就已粗磨到大致成形了。
第二天的進度是在比對尺寸與細部修磨中度過的,可惜因為石頭的質地較鬆,研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微小的崩損,所以我不敢研磨到太細緻,怕一不小心又前功盡棄了!所以在我修到一個堪用的程度後,我就收手停工了。
把這壺蓋蓋到茶壺後,整體看來,色調的對比還算協調、石頭外環的粗細比例也還恰當,所以視覺上還是有種美感的;雖然工藝拙劣、完成度也不高,但想到這樣的茶壺可能是全球唯一了!忍不住又阿Q了起來,所以就先 PO 了再說吧,就當是自己的生活紀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