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次狂風吹襲的強颱,把庭園受風面的木造窗給吹垮了;同年,剛好國內也爆發了多起食安風暴的相關新聞,鬧得人心惶惶、民怨高漲,所以藉這次整修的機會,我打算把受損的這區改造成一個種菜專區,哪怕空間不大、產出有限,但能夠久久吃一次安心,至少能有心理療癒的效果。
這次的計畫由於施作的面積較大,對我來說算是個挑戰,所以即使在電腦上已經繪製了圖稿,但為了保險起見,我還是先用珍珠板做了一個等比例的小模型,方便拿在手上從各個角度推敲結構與步驟,確定都沒問題以後才展開正式的施工:
改造前,堆砌在地面的磚造花台是用來擺放花盆、栽種草花的。
這次的改造中我把栽種草花的盆子移除,改變為休憩的座椅區,座椅後方與半截窗戶下面的矮牆連成一體,圖為座椅與矮牆的框架。
在座椅的框架內放上長度6尺、可拆卸的長條椅面,讓原本的花台變成一個可堆放工具雜物的密閉收納空間。
相同的座椅有兩座,總寬是3米6。椅背離女兒牆70公分。
陸續完成窗框與椅背。
接下來我在窗戶與女兒牆之間釘製種菜盆的支架。
支架完成後,我在窗戶裝上了6mm厚的壓克力板,然後貼上霧面貼紙 (這樣比直接購買霧面壓克力板便宜);因為窗外是種菜區,所以我把窗戶設計成向內開啟,開啟後的窗戶可對折,對折之後的寬度與窗戶下面座椅的深度相同,這樣就不會擋到活動行走的空間了。
種菜區的寬度與支架的高度都已經事先估算過了,所以把菜盆放上支架後,寬度剛好可放兩排,而且盆子的上緣也剛好與窗框對齊。每個盆子是90X34公分,總共可擺放十個盆子,換算成坪數的話大約是一坪左右、也就是一張雙人床的大小。
站在窗內望出去,這樣的設計不會因為蔬菜的成長而影響視野,而且菜盆就在窗外的下方,所以從栽種、澆水、除雜草到採收都不必彎腰,可以輕鬆享受種菜的樂趣、讓我當個偷懶的都市農夫!於是乎,種菜專區完工啦,再來就等播種栽種了。改天去花市買些菜種回來開始我的種菜初體驗,到時有什麼成果的話就再與大家分享了~